vol.1 当我们谈论PUA时我们在谈论什么

PUA,全称Pick up artist,起源于美国,原意是通过训练,帮助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男性获得与异性交流的能力。近几年,这个词随着各种网络热点新闻迅速走红,已逐渐跳脱出两性关系领域,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在本期节目里,我们将从自身的理解出发,去讨论我们眼中的PUA行为和这个词网络流行后的意义。
最后,祝大家都能收获令人愉悦的人际关系。

本期主播
秦茗(严肃温和派理想主义者)
Sherry(来者不拒,什么都能聊的前主播)
彭彭(非正经戏剧研究人员)

本期剪辑
秦茗

节目时间轴
[03:00] 我们知道PUA的契机
[06:09] PUA的起源与本意:原本是搭讪教学,帮助不善交际的人获得与异性交往的能力
[07:57] PUA是如何逐渐发展成一种产业的,并且被大家所熟知的
[12:33] PUA常见手段和步骤:类型化对象,逐个击破;建立人设后打破人设
[13:55] "浪迹情感"曾经的辉煌证实了PUA的有效性
[15:01] 从两性相处模式讨论为何PUA方法如此有效
[17:45] 女性是否在两性关系中更容易妥协?为何女性更容易被PUA?
[21:35] 如何看待网络上的“受害者过错论”?
[24:15] 综艺《怦然心动20岁》中,引发众多争议的男嘉宾是否在进行PUA:情商高与PUA话术的区别
[29:30] 如今网络上常说的PUA更接近情感操纵,在心理学上称为“煤气灯效应”
[31:03] 从PUA一方的角度分析如何避免陷入不良关系中

本期歌单
"Hotline Bling", Drake (Billie Eilish Cover) "Tender", Blur, [Tender]

延展阅读
《煤气灯效应: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》,[美]罗宾·斯特恩
《煤气灯下》(Gaslight),乔治·库克,1944

关于我们
地球有多圆,视野就有多元。
《不拘一格》是一档发起于餐桌上的泛文化对谈节目。两位性格迥异的在法留学生@秦茗和@Sherry 每两周讨论一个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困惑,各抒己见,求同存异。比起寻找答案,我们更想寻找不拘一格的观察角度,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。

你可以在我们的官方网站直接收听节目,也可以在苹果播客、小宇宙、汽水儿、pocketcast等泛用型播客平台找到我们。
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:给我们五星好评请我们吃顿宵夜
如果你想和我们对话:[email protected]